什么是属地查验?属地查检工作是海关依据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或双边协议等,在进口目的地或出口产地,对企业申报的进出口货物依法实施检验检疫的执法活动。
属地查检分为进口放行后检查和出口申报前监管。进口放行后检查由企业申报的目的地海关负责实施。出口申报前监管由出口货物产地(含组货地)海关负责实施。
属地查验主要查什么?
企业申报信息:检查企业申报的进出口货物信息是否准确,包括货物的品名、规格、型号、数量、产地等1。
产品外观及包装:核查产品的外观和包装是否符合要求,包括产品标识、标签、安全标识和警告标记等1。
安全项目检验:检查产品的电气安全和机械安全,包括产品在静止状态和运行状态下的安全性能,以及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1。
卫生、环境保护项目检验:检查产品的卫生状况,检测产品在运行状态下的噪声、粉尘含量、辐射以及排放物是否符合标准,同时检验产品是否符合我国的能源效率限定标准1。
属地查验是否需要指定位置
属地查验是否需要指定位置:是的,属地查验通常需要在指定的位置进行。在查验前,企业需要将货物堆放在指定的查验区域,并确保货物整齐、易于查验
属地查验的具体流程和要求
查验前的准备工作:企业需要确保货物的申报内容准确无误,包括货物名称、数量、价格、原产地等;准备好相关单证,如合同、发票、提单、装箱单、原产地证明等;配合海关查验人员,提前将货物堆放在指定的查验区域,并确保货物整齐、易于查验。
查验过程中的具体步骤:海关确认需要查验货物后,会打印《查验通知单》交给报关员;按照人员和岗位安排查验时间,通常在第二天进行查验;出口方的外贸业务员或授权的出口报关人员需要到场,负责搬移货物、开拆与重封货物包装等;海关查验人员会对货物进行实物检查,比对申报内容和实际情况;查验结束后,海关查验人员会填写《查验记录单》,企业需要签字确认。
查验完成后的工作:企业需要对查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调整货物申报内容,并按规定缴纳税款;配合海关完成查验报告,确保查验流程的顺利进行。
属地查验和目的地查验的区别
属地查验和目的地查验是海关对进口货物进行检验检疫的两种不同方式,主要区别在于检验的实施地点和目的。
属地查验:
实施地点:属地查验通常在货物的进口目的地进行,即货物到达申报的目的地后,由该地的海关负责进行检验检疫。
目的:属地查验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进口货物符合当地的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防止不合格或有害商品进入市场。
目的地查验:
实施地点:目的地查验则是在货物已经通过口岸海关放行后,在货物的最终目的地进行。这种方式适用于那些需要在目的地进行最终检验或符合当地规定的货物。
目的:目的地查验的目的在于确保进口货物在进入国内市场后仍然符合销售、使用的标准,特别是在涉及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等方面。
区别总结:
地点:属地查验在货物的进口地执行,而目的地查验在货物的最终使用地执行。
时间点:属地查验通常在货物到达后立即进行,而目的地查验可能在货物放行后一段时间进行。
目的:两者都旨在确保进口货物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但侧重点不同,属地查验更注重进口时的监管,目的地查验更注重货物进入市场后的合规性。
提供国际物流、进口报关清关、广州保税仓服务的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私域服务专家,提供成熟的保税仓储、国际物流、报关清关、跨境电商erp系统和一件代发服务,跨境业务咨询电话号码:13318730968,公众号:货之家 佳里优选
文章及图片除原创外均精选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意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