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马上就结束了,今天早上突然迸发出要写点什么东西的想法,于是今天对原来的思考内容进行了整理,对2019跨境电商发展进行了展望(注:以下所有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机构)。
首先,我对跨境电商进行简单梳理,一提到跨境电商,势必将其分为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来看,究其原因:一,针对目标人群的营销、运营模式等都有巨大差别,进口客户是国内消费者,出口客户是国外消费者;二,跨境电商的进口和出口是两个重合度非常小的不同生态圈,我们对行业的研究也是分开去做分析。
2018跨境电商大事件梳理
(一)2018年3月1日,美国宣布对所有进口钢铝产品征收关税,这就意味着中美贸易战正式拉开了帷幕。中美贸易战分两次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进行加征关税,第一次是500亿美金,加征25%,第二次是2000亿美金,加征10%,19年开始提高到25%,近期又延期到3月1日。第一次进行加征关税的产品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电子设备、运输设备、医药等,加征关税针对的是高端制造业,对消费品业波及不算很大;而第二次针对的则是化工品、塑料制品、金属制品、消费品等,虽然涉及到一些消费品,跨境电商企业成本有所增加,但是最严重的还不是关税的问题,而是国际贸易商对未来发展较心理预期的信心在下降,是美国政府各种严查导致企业运营成本增加,和美国挑起的贸易战引起全球连锁反应,印度、印尼、巴基斯坦等国家也开始陆续提高进口关税。
(二)2018年7月,《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北京等22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中,重点是这句话:着力在跨境电子商务企业对企业(B2B)方式相关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为推动全国跨境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探索新经验、新做法。虽然很多地方政府出台的指导意见也会涉及到B2C,但是综试区政策侧重方向还是B2B。
(三)9月29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商务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了《关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零售出口货物税收政策的通知》 。这是一个近期利好的消息,行业一片叫好,这个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对综试区的跨境电商出口企业实行增值税不征不退,因为整个行业大部分企业采购商品的时候,都没有发票,也不需要向国外客户开具发票。虽然不征不退解决了增值税的问题,但是企业所得税又是一个大麻烦,所以很多企业还是不敢按照政府希望方向转变,只有小部分上市或者谋求上市的企业在尝试合规化。另外还有一个市场采购1039的模式,对于跨境电商企业操作合规化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市场采购商户只要不超过一定金额的贸易额(花都试点是3000万)就按照核定征收的方式缴纳约2万元定额税。
(四)10月17日美国政府宣布启动退出万国邮政联盟的程序,这个对跨境电商企业影响就更直接,原先中国的许多卖家,在平台上卖1.99美金一顶的帽子、手机壳等小商品还可得到利润,就是得益于万国邮联对发展中国家邮政的优惠政策。现在特朗普觉得此举对于本土商家不公平,遂提出退出万国邮联,对那些卖低廉商品的卖家,带来很大的打击,对于利用低廉产品引流的卖家,也带来成本的增加。
(五)11月30日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综合电商法,对跨境电商行业企业提出了更明细的监管要求。由于监管方式中,对原来行业中一些存在的模式带来很大冲击,部分一件代发企业处在一种观望状态,不清楚2019年1月1日之后政府监管细则究竟如何,但是很明确的一点是:合规化一定是趋势。合规化对于大电商自营平台来说是利好,他们本来一直都是朝着合规化方向在发展;对于基于平台的代购来说,具有一定的打击,他们利润很大部分来源是非合规运作节省下来的成本,如果一切合规化之后,代购空间就非常小,当然对于一些长尾商品的代购还是存在一定的市场机会。
发展历程看跨境电商的演进
(一)出口的发展历程,每个时间点的事件都是这个行业的重要节点,98、99年,以阿里巴巴国际站、中国制造网为代表的跨境电商B2B开始发展;2000年,中国留学生开始在eBay上卖货,代表着跨境电商B2C的开始;05年敦煌网上线,代表着跨境电商B2小b的萌芽;07、08年兰亭和DX开始迅猛发展,代表着独立站的开始,而这两家都在美国上市了,但是近几年的表现却不尽如意。10年,阿里旗下的速卖通上线,代表着中国的跨境电商B2C企业开始登上跨境电商B2C的舞台;12年,亚马逊全球开店,在中国开始招商,亚马逊的高毛利让一部分卖家赚到大钱,直到今年,亚马逊还是跨境电商行业卖家热衷的平台。13年,wish的上线,代表着跨境电商也进入移动电商时代。17年开始,跨境电商行业的大卖家纷纷开始拥抱资本市场,希望通过资本的道路,做强做大。出口跨境电商经过近20年的发展历程,整个生态体系已经非常成熟,也带动了一批又一批支撑服务企业的发展,比如物流、支付、结汇、海外仓、ERP软件等形成了一个生态圈。所以现阶段企业想转型做跨境电商,环境已经形成,只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生产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及如何进行推广,剩下的则可外包给专业的服务公司解决。
(二)跨境电商进口主要看四个时间点,2007,2013,2016,2018年。2007年淘宝全球购上线,带动了代购行业的快速发展;2013年,代购行业的走私行为越来越严重,为了打击代购灰色通关所导致国家税收流失的行为,国家开始推出跨境电商试点城市,一切交易都趋向阳光化;同年,天猫国际、唯品会等平台陆续上线全球购;经过两年的试点发展,政府总结出了监管经验,2016年4月8日推出了专门针对跨境电商的税收政策,从按照行邮税征收到跨境电商综合税;同时对跨境电商的监管进行了新的修改(以下称“48新政”)。通过48新政,对整个行业进行了重新洗牌,部分中小企业因此退出了跨境电商行业。2018年,六部委的《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对整个行业进行了规范,原来一直担心的通关单问题,也做了明确说明,再加上国家最高领导人习主席提出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利好政策,使得有资源有实力的企业尽可在进口行业大步往前走,在窗口期内可以享受到一波发展红利期。
展望2019发展机会
(一)综试区政府发展需求
2018年7月,《国务院关于同意在北京等22个城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的批复》,最终跨境电商综试区达到35个,可以开展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试点城市达到37个。除了先行先试的几个城市,在进口方面发挥各自优势,走出了自己的特色外,出口方面的创新在企业层面仍未看到多少具体的受益。综试区的发展任重而道远,各省政府部门对综试区发展也是在杭州模式基础上进行摸索,这块就存在很大市场机会,一个地方要发展跨境电商,最起码软硬件都需要配合,硬件方面包括:跨境电商园区建设、保税BBC特殊监管区建设、BC、CC清关场建设等;软件方面包括单一窗口平台、支撑六大体系运营的系统建设等;人才培养方面:政府人才培养、高校人才培训、企业人才培养等;生态圈建设:物流企业、支付企业、海外营销、培训机构等行业企业引入。做个简单的核算,平均一个综试区政府投入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1个亿,都有几十亿的市场机会。
(二)2019跨境电商进口机会的展望
1、 对于会展公司:35个综试区,两大平台、六大体系的建设属于监管模式的创新,不能直接带来数据的增长,再加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跨境电商进口产品博览会将在各个综试区大受欢迎,在各综试区政府大力支持下举办跨境电商进口产品博览会将是一个大的发展机会。
2、 对于电商公司:从跨境电商试点开始,国内出现了很多代表性企业,包括京东、唯品会、天猫、京东、聚美优品、网易考拉、蜜芽宝贝、菠萝蜜、达令、丰趣海淘、小红书、洋码头等等。其中典型代表是网易考拉,从最开始专注跨境电商,到6月份的改名,去跨境电商化,预示着单纯的跨境电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随着政策的利好,在大进口领域存在一定机会,就是包括跨境电商、一般贸易的电商平台,这样消费者可选择性会更多,根据营销大师特劳特的定位理论,进口领域消费者心智还未被占领。还没有哪个平台,已经深入人心的让消费者觉得买进口产品,就选某某平台,这里就存在一定市场机会。当然社交电商也一定是接下来的风口,从最开始洋葱模式,到贝贝网、达令、蜜芽贝贝都开始社交电商布局。
3、 对于物流公司:随着试点城市的增加,各地方政府开始大力招商引资,在政策层面给予大力支持,对于运营保税仓、直邮模式的物流企业来说,成本将会进一步降低。
4、 对于海外中小品牌商:海外品牌商看到中国巨大的消费市场,都想进入中国分一杯羹,所以这几年来我接待了非常多海外品牌商,都希望通过跨境电商进入中国市场。海外品牌商有很大的局限性,就是对中国市场不了解,同时没有预算做市场投入,所以海外品牌商还是通过国内代理的方式运作是比较好的选择。
5、 对于国内贸易商:优选海外几个优质品牌,不宜过多,进行多渠道供货,同时重视新媒体投入,包括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 快手、直播、小红书等多媒体矩阵的布局。
(三)2019跨境电商出口机会的展望
1、对于培训公司:经过几年的发展,在广东、浙江跨境电商培训已经非常成熟。对于接下来培训的发展可以分为两部分。对于各个地方综试区,跨境电商完全是陌生的领域,所以针对综试区的政府、高校、企业进行初级普及型的培训存在很大市场;对于广东、浙江、福建等相对成熟地区,企业经过一轮普及型培训后,还是不知道从何下手,希望得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入门,所以对于这些成熟市场比较适合的是孵化式的培训。
2、对于跨境电商企业:2018年,很多卖家已经开始关注和运营独立站,大部分都是基于shopify这个电商SaaS系统来建站,还有一部分企业以单品页的模式,靠低成本的营销手段,高毛利的产品,在东南亚国家赚取了早期利润,但是该种模式低性价比的产品对中国形象有巨大的损坏。反观国内移动电商的发展,2007年,苹果手机第一代的推出,预示着移动互联网的开始,仅仅经过11年的发展,中国的移动电商和移动支付发展到如此大的体量,在07年的时候是难以想象的,从这点可以看出,对于东南亚、非洲、南美等落后国家,未来也一定是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越快切入社交电商,市场机会就会越大,未来,社交电商模式,低成本获客,提高复购率,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在全球还是有着非常大的机会。中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诞生了很多全球独一无二的商业模式,比如云集、环球捕手、洋葱和拼多多,在跨境电商领域还没有看到类似商业模式,我们可以思考下,这种社交电商的模式做跨境电商是否存在机会?是否跟20年前我们学习美国先进模式一样,复制中国模式到全球,因为我们现在去做全球市场,也相当是我们穿越到20年前做电商一样的概念,因为我们已经知道未来的结果。所以我对于社交电商在出口领域的应用是非常的看好,虽然部分国家移动支付还非常落后,因为只要一个国家金融放开,中国成熟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马上就会在全球复制,同时也会带动服务贸易的增长。
3、对于物流企业:最开始跨境电商针对市场主要是欧美,现在最大的市场还是在欧美,但是随着竞争者的涌入,物流企业毛利也在不断降低,再加上一些政策性影响,比如中美贸易战等,物流企业越来越难以生存。随着一带一路国家跨境电商的兴起,部分企业开始瞄准新兴市场,虽然前期货量不会很大,但是只要深耕,还是会迎来大发展的机会。
4、对于生产制造企业:这几年我走了广东省大部分地市,跟许多工厂也进行了交流,以中小型企业为主,他们也非常想组建团队做跨境电商,但是一直都开展不起来,主要是几个原因:1、原来以订单定产的经营思路,风险低,跨境电商方式必须要现货,风险较原来模式高,存在心里门槛;2、对跨境电商重视度不够,很多工厂往往只是多加了一个跨境的部门,招聘几名运营人员试试水,投入不大,配套不多,这样能够产生的单量比起原本的B端的订单量基本可以忽略,做多几个月就觉得没意思便草草收场。3、缺少跨境电商人才,老板自己本身不懂跨境电商,跨境电商高级人才又挖不到,又或者员工稍微有点经验后选择跳槽或者自己单干,留不住人才,整个跨境电商都面临着这个问题。4、不敢大投入,工厂传统的经营模式可以从成本投入、利润空间等方面都可以大概算得出来,基本上不需要冒太大的风险,但是跨境电商B2C业务没办法做个明确的预估,就算前期投入了大笔的人力物力,到最后卖不动,所有的钱都付之流水。给予建议: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中小型跨境电商卖家共同组建公司进行合作,发挥各自优势,生产型企业发挥对产品理解和成本控制方面的生产优势,跨境电商企业发挥运营和数据分析方面优势,这样结合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或者可以寻找靠谱的代运营合作,工厂把账号或店铺全权交给服务商打理,工厂在代运营过程中主要解决产品开发、生产备货及售后保障等问题,销售端和品牌推广端由服务商的运营团队负责。
有人说2019年将是过去十年最差的一年,也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希望大家抱团取暖,共同发展,赚全世界人民的钞票,回中国过冬。
货之家—是一家跨境运输、报关报检、仓储物流等综合性国际物流公司,专业提供:跨境电商仓储,保税仓,保税仓库,保税仓储,电商仓库,保税物流,第三方仓储,跨境电商BBC,进口报关,进口清关,进口报检,保税进口,包税进口清关,进口清关代理。服务热线:400-807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