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外媒称特朗普威胁再对3250亿中国产品征税,这个消息给正焦灼的中美贸易战再添了一把火。
“服装类也要沦陷了,计划加征25%的关税,预计从7月份开始。我的订单全是美国的,是不是以后生意都不用做了。本就薄利多销,现在一下子加25%,全完了。”某服装工厂说道。
从自中美贸易战爆发以来,传统外贸企业有人欢喜有人忧:
一方面是此前贸易战悬而未决,美国供应商大量囤货,不少工厂订单不减反增;另一方面,有工厂称,2019年上半年,欧美订单减少,全靠老客户撑着,几乎没有新客源。
面对来势汹汹的贸易战,中国企业如何破局呢?
老外贸:贸易战下,估计人民币又再贬值来应对美国加税,但是帮助有限,对国内经济影响更大,两败俱伤,英国线欧洲线更不景气,现时只能坚守现有客户,做好风险防范,压缩开支。
某美妆品牌:贸易战25%的关税已经实锤,所以,品牌出海要做溢价,而不能停留在性价比。
……
而针对企业们所关心的其他问题,一些行业人士给出以下几条应对之策:
1 转口贸易
从去年中美贸易战爆发开始,转口贸易一直是被提及较多的解决方案。
而转口贸易可分两种类型:
一种是对于货量大的产品,中国企业搬厂到东南亚,在越南、缅甸等人工便宜的地方建厂,然后将产品销售到美国等地,做到实际的转口贸易,这是一条出路。
实际上在春季广交会上,已经有相当一部分的中国台湾及中国香港客户透露都已经在东南亚有工厂了;我们也准备在东南亚进行布局,但是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另一种是产品在中国生产,然后运往越南、马来西亚做加工,进行贴牌,切忌贴“Made in China”标签,而是改贴“Made in Malaysia”等以规避风险,再出口至美国。
类似这样的做法,仅是权宜之计,长久来看,一方面转口费用高,工厂需增加成本,另一方面,美国肯定也会对转口贸易进行管制。因此,转口贸易可以做,但是不要当做唯一的出路。
2 开拓新市场
行业中不少人也主张开发新的市场来应对美国市场的压力。
不可置否,这是一种解决方案,避开美国客户,开拓新市场,将主动权紧抓在自己手中。
这里不得不提及“一带一路”。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2019年中国前4个月外贸进出口数据,前4个月,中美贸易总值为1.1万亿元,下降11.2%,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2.73万亿元,增长9.1%,高出全国整体增速4.8个百分点,占外贸总值的28.7%,比重提升1.3个百分点。
放弃成熟的美国市场,转而投向开辟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实现市场多元化,是一种正确的思路。但美国毕竟是一个成熟的市场,其购买力远非其他新兴国家可以比拟,或许美国一个客户,需要新兴市场5个甚至10个客户才能抵消,而这也意味着工厂所付出的精力要成倍增长。
3 产业升级
打铁还需自身硬,中美贸易的爆发倒逼中国产业升级的提前到来。对于中国企业而言,这也是一个机会,转型走向价值链的高端,而非盘踞在价值链的底层。
传统外贸工厂必须要实现从代工到研发的转变。现在的工厂毛利润基本在10%左右,而类似服装等轻工产品,利润更低。当客户以订单要挟工厂降价时,工厂根本没有任何议价能力,最后只能玩完。而通过品牌、设计等提升产品利润,是工厂能够存活的法子。
许多工厂对品类创新、大数据等避而不谈,认为理论化、高大上。但是当工厂沉淀下来,真正用心去做,还是有突破口的。而这里的品类创新一定是针对中小企业,而不是阿里巴巴、腾讯等巨头。
结语:关于中美贸易战的应对措施,工厂企业需要结合自身好好思量,但是对于中美贸易战,企业也不必持悲观态度。
中国的生产能力并不是东南亚等国家所能比拟的,尤其是产业链条长,做工精致的东西,东南亚还无法取代。此外,从生产能力、生产规模、熟练的工人,东南亚也不是在一两年内就能起步。因此即便美国将关税增加至25%,大部分的产品还是会在中国进行采购。而对于中国的工厂,此时要做的就是借助中美贸易战这个催化剂,不断进行升级。
货之家—是一家跨境运输、报关报检、仓储物流等综合性国际物流公司,专业提供:跨境电商仓储,保税仓,保税仓库,保税仓储,电商仓库,保税物流,第三方仓储,跨境电商BBC,进口报关,进口清关,进口报检,保税进口,包税进口清关,进口清关代理。服务热线:400-807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