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库存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TIM-全面库存管理”是我对“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的一个“发明”,它是一个名次,一个定义,一个叫法,一个体系,一种方法论;它既是一种审核供应链管理问题的方法论,也是一种全面提升企业供应链管理绩效的体系。
全面库存管理(TIM)当然不是仓库管理(WM),这是毫无疑义的。
全面库存管理既继承了传统供应链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同时又是对传统供应链管理的一个提升。
全面库存管理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把纷繁复杂的传统供应链管理理论与方法进行简单化,它时时刻刻都是以“库存控制”为焦点,来分析、解决供应链管理的问题,并依“库存控制”为根本出发点,设计、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提升供应链管理绩效。
全面库存管理对“库存控制”的定义是,在保证及时交付(OTD)的前提下,提高库存周转率(ITO),降低呆滞库存风险(E & O)。
以OTD为基本前提,就是为了突出供应链管理存在的根本目的,那就是首先服务好客户,没有客户,没有需求,供应链管理就没有必要存在。所以,我有的客户说,“全面库存管理不是供应链管理项目,其实是个销售管理项目”,这话很到位,点到了TIM的实质。
OTD包括对客户服务的及时性、弹性以及服务水平的分级管理等问题。
为了达到OTD的目的,我们就需要分析客户的种类,分析客户的需求及产品生命周期,并依此决定客户服务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及相关流程、组织架构,最终设立不同的库存策略– 生产库存、采购库存及成品补货策略。这一系列的库存策略,决定了整个需求与供应链管理的长度及宽度,并通过库存这个“粘结剂”来驱动整个链条的各个流程及运作。
所以,我说,“正常的库存是需求与供应链管理链条的粘结剂”,“不正常的库存是整个链条流程不协调的产物”。因为从SCOR(供应链运作参考模型)的角度,库存都是存在在流程里面,整个需求与供应链管理,大家玩的都是库存。所以在TIM里面,我们有10个关键的流程需要看,这10个流程涉及到整个链条的组织(People)、流程(Process)、IT(ERP)及业绩考核(Performance),所谓3P管理,企业的库存都在这里面隐藏着。
从管理会计的角度,库存不是资产,是负债,因为库存就是钱,它占用企业的资金,它既是现金流的来源,也是现金流的耗费者,而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所以,我们不仅仅要看OTD,还要看ITO(库存周转率)及E& O(呆滞库存风险)。而这三者是矛盾的,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没有好的库存策略,OTD就无法保证,而反过来,如果OTD保证不了,E & O就会产生,库存资金就会贬值、报废,ITO就上不去,现金流无法正常流转,最终就会导致恶性循环 – AP(给供应商的应付款)不及时,供应商不愿意配合,生产就不会顺利,出货、补货就会成为问题,从而导致AR(客户应收款)也无法及时得到,最终走向链条崩溃。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从TIM角度,我们看问题、解决问题的出发点都是围绕着“库存”这个焦点。而库存的载体实际上,一个是数量(Quantity),一个就是时间(Timing),所以,TIM审核的焦点都是看这两个东西,数量是否合适,时间是否合理;设计、解决供应链的问题,也主要从这两个角度出发。
数量、时间这两个要素就形成了所谓的“数据”(Data),所以TIM审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就是“通过数据做交叉验证”,这就是TIM为什么有12张表(根据不同客户、产品、业务模式,提取的数据会有些不同)来验证你说的(10个流程),你是否做到了;你如果做到了,是否做的合理,还有没有提升、改进的空间。
通过12张表,挖掘出你10个流程里面隐藏的库存,拿出来晒晒,我们就可以知道我们到底有多大的问题,问题在哪里,然后才知道怎么去改善。因为供应链管理的实践告诉我们,往往是库存在哪里,哪里就有问题,改善的机会也就在哪里。
所以,TIM审核、改善、解决供应链管理的问题,根本手段都是围绕着“库存数据”(包括主数据等)来做的,不是“听你说”,而是“看数据怎么说”。
总之,全面库存管理,既是继承了传统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又突出了“库存”这个供应链管理的载体,以“库存控制”为核心,通过分析、挖掘数据,让“数据说话”,最终达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供应链管理绩效之目的。
所以,一句话,TIM(全面库存管理),是一套建立在数据挖掘基础上的,供应链管理流程审核与改善机会分析、实施体系,它包括1个框架,10个流程,12张表。
贯穿这1个框架,10个流程,12张表的,就是一整套的供应链管理基本逻辑及交叉验证方法。
货之家—是一家跨境运输、报关报检、仓储物流等综合性国际物流公司,专业提供:跨境电商仓储,保税仓,保税仓库,保税仓储,电商仓库,保税物流,第三方仓储,跨境电商BBC,进口报关,进口清关,进口报检,保税进口,包税进口清关,进口清关代理。服务热线:020-3655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