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贸易金融调查报告指出,83%国际贸易采取赊销方式,全球供应链金融运营金额达8130亿美元。
同时,58.8%在全球贸易金融中心布局的银行将供应链金融视为优先级业务。
而在我国,供应链金融业务增长率达到20%,预测到2020年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
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供应链金融获得爆发机遇,正成为全球多个商业体的战略发展重点。
技术发展为供应链金融爆发提供土壤
互联网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技术创新如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用于供应链,可让供应链金融切入核心企业的信用状况、资金运行的实体交易中,分析有效真实的数据,做到实体产业与金融服务的有效融合,解决风控安全性这一金融服务中的难题,可以让投资者更大的安全感。
利用互联网的便捷性,供应链金融将企业的贸易层、结算层以及融资层优化融合,加快企业的战略转型进程,更高效地解决产业链内企业甚至终端消费者的融资问题,疏通资金流,使产业链发展更稳定高效,更具竞争力。
同时,随着产业物联网的兴起和电商的跑马圈地,产业链上下游汇聚了大量信息。供应链金融依托并服务于产业,可深入触达核心企业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从而对接产业链汇聚的信息,发展空间巨大。
所以,实体与互联网金融的结合将成为势不可挡的趋势,加快供应链金融的建设成为许多商业体的重点行为。
目前在我国,京东、阿里、腾讯、苏宁、怡亚通等平台早已编织起供应链金融的大网,甚至京东供应链金融利息收入已成为京东集团核心盈利业务。
受银行和客户青睐的双赢效果
供应链金融发展迅速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既能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又能延伸银行的纵深服务”,同时受到银行和中小企业的青睐。
首先,供应链金融服务有别于传统金融服务冗长复杂的审核过程,具有周期短、频次快的特点,能针对企业实际需求定制融资服务,避免中小企业在漫长的审批流程错过扩大生产机会或陷入资金链断裂困境,也可以根据企业情况,适当、灵活地降低企业融资门槛。因此,供应链金融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
从银行角度看,供应链金融有助弥补被银行压缩的流动资金贷款额度。当上下游企业引入供应链金融融资资金,可促进降低银行流动资金需求水平。同时,通过为供应链系统成员提供一站式资金解决方案,银行可“绑住”核心企业,开辟一条稳定的获客渠道。
因此,供应链金融获得银行的重视,据悉早在2008年,全球最大的50家银行中,有46家向企业提供供应链融资服务;而国内银行,光大、民生、平安等陆续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
供应链不仅以企业为出发点提供金融服务,也为银行解决问题,同时受到银行和中小企业青睐,是一种双赢效果。
资金需求促进供应链金融发展
近年,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市场需求总体不足,各行业产能过剩问题较为突出,促使企业应收账款规模持续上升,加剧资金的需求,也催生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空间,吸引机构。
以我国为例,2005年工业企业应收账款净额仅不到3万亿,到了2014年已达到10.5万亿,10年增长3.55倍,年均复合增速15%。企业融资需求不断扩大。
供应链金融不是一种“新事物”,在产业升级、互联网发展、贸易全球化的协同效应下,在全球范围焕发蓬勃的生机。即使在金融体系发展相对成熟的欧盟地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发展空间依然巨大,2012-2016年的复合增速达30%-40%。我国多个产业巨头争相布局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正成为一种风靡全球的金融业务。
扩展阅读:国内供应链金融爆发在即
供应链金融作为产业模式升级的自然演化,“从产业中来,到金融中去”,具有深厚的行业根基,颠覆了传统金融“基于金融而金融”的范式,打开另一扇窗,兼具金融的爆发力和产业的持久性。
供应链金融,真正解决多方痛点!
首先,供应链金融本质上是弥补了中小企业年化融资成本8%-20%的空白,给予了中小企业全新的融资工具,这在中小企业融资难背景下,具有强大的生存空间。
其次,满足了核心企业产业转型升级的诉求,通过金融服务,变现其产业链长期浸淫的价值。
再次,对于资金机构供给方而言,由于核心企业的隐性背书,降低了向中小企业放款的风险,且获得较高的回报。
这种多方共赢的生态系统,没有理由不看好。再者,从市场博弈层面看,传统金融的投资者教育已经较为充分,而供应链金融存在较大的预期差。
供应链金融的空间,2020年15万亿!
供应链金融在美国的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观察窗口,成为核心企业重要的盈利来源,UPS和GE金融业务占总收入可达17%和30%。我们认为,供应链金融在中国将“出于蓝而胜于蓝”。究其原因,大致有二:
一是相比美国的金融自由化,我国金融管制造成金融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众多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供应链融资的诉求远高于美国;
二是以互联网为特征的金融创新在国内如火如荼,已经引领世界潮流,创新工具施用于供应链,全面拓宽了资金来源,突破了美国模式下核心企业自身信用天花板的限制,令金融具备成为主业的可能。
目前,中国已经摘得全球供应链业务规模的桂冠,我们预测至2020年,供应链金融业务规模将达15万亿元。
国内供应链金融何时爆发?就在当下!
供目前时点看,核心企业已经具备了相当优越的内外条件:深耕产业的根基、转型的动机、金融变革窗口以及互联网的极速渗透,再加上融资租赁、保理等金融工具的快速发展,为供应链金融敞开了资金的大门。
因此,当下是供应链金融爆发的前夜,催化剂在于资金端和风控模式上获得突破。发展初期,资金渠道决定供应链金融上限规模,而中长期,行业因素决定供应链金融整体格局。
五维模型评价供应链金融业务质量
五维模型即:大产业、弱上下游、强控制力、低成本与高杠杆、标准化。
大产业是指产业空间大,不易触碰天花板;
弱上下游是指客户端中,至少有一环较为弱势,无法从银行获得廉价资金;
强控制力是指线上具有真实交易数据和征信、线下拥有物流仓储作后盾,从而控制风险;
低成本是指资金的成本低,让供应链金融有利可图而又不过度增加融资方负担;
高杠杆是一定本金投入能撬动较大资产体量;
标准化是指用于融资的抵押品(抵押)相对标准化,有公允市场,即便出险,也能快速出清。
我们认为,如果同时具备五大要素,则供应链金融水到渠成。
根据五维模型,大宗商品、行业或区域龙头、行业信息化服务商、电商平台、专业市场等五大领域是供应链金融的沃土。
货之家—是一家跨境运输、报关报检、仓储物流等综合性国际物流公司,专业提供:跨境电商仓储,保税仓,保税仓库,保税仓储,电商仓库,保税物流,第三方仓储,跨境电商BBC,进口报关,进口清关,进口报检,保税进口,包税进口清关,进口清关代理。服务热线:020-36551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