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年初开始,跨境电商进口商品被检测情况大幅增长,主要:
海关主动抽检
平台和海关合作抽检
平台要求提供第三方检测
跨境电商进口商品检测由原来主要海关主导,受到检测经费等制约,现在到海关和平台多面结合,扩大了检测范围和频次。未来海关还会推动跨境电商进口风险检测试点。
经商家提示,货之家保税仓近期发现几个关区口岸发布跨境电商进口货物风险检测采购信息。
信息来源:http://www.ccgp.gov.cn/cggg/dfgg/gkzb/202507/t20250702_24894318.htm
从以往来看,海关会制定年度跨境电商进口风险监测计划,今年跨境电商进口食品安全监管要求原因,检测会更多更频繁。
信息来源:http://shantou.customs.gov.cn/guangzhou_customs/381558/fdzdgknr33/czxx12/5316595/6597644/index.html
01、跨境电商进口商品检测:口岸检测和目的地检测
~跨境进口商品口岸检测流程
1、报关准备
进口商品到货后,收货人或其代理人需准备合同、发票、提单、装箱单等单证,以及国外品质证书等相关合规证明资料等。
2、风险评估与检测计划
海关根据申报的商品信息,如根据原产地、成分分析、以及市场存在争议等因素进行风险分析,确定是否检验以及检测标准和抽检比例。
3、抽样检验
根据检验检疫计划对进口商品进行抽样,使用感官检验、物理检验、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微生物检验等技术手段进行检验。
4、检验结果评估与处理
若检验合格,在进口货物报关单上加盖印章,海关据此放行;若不合格,由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签发《检疫处理通知单》,通知货主或其代理人作除害、退回或销毁处理。
5、后续监管
对于法定检验的进口商品,通关放行后20日内,收货人应向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申请检验。未经检验的,不准销售、使用。
~跨境进口目的地检测
1、海关通知查验:
货进保税区后,海关根据进口货物原产地、成分分析、以及市场存在争议等因素进行风险分析,确定进口商品检测;
2、主动配合海关:
主动联系配合目的地海关确认查验时间和要求。
3、现场查验:
海关人员到货物存放地进行一致性核查、安全卫生检查,必要时取样检测。
4、结果处理:
合格货物方可销售使用;不合格商品需整改、销毁或退运。
信息来源:http://xian.customs.gov.cn/huangpu_customs/zfxxgk35/2969690/2969706/536784/6748192/index.html
02、跨境进口货物检测内容项目
食品成份及安全检测内容参考:
1、常规理化指标:感官、水分、灰分、功效成分/标志性成分(如维生素、总黄酮等);
2、污染物指标:铅、砷、汞、镉、 苯并[a]芘等;
3、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酵母、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4、非法添加物:西布曲明 、芬氟拉明(减肥)、格列本脲(降糖)、西地那非(壮阳)、安定(助眠)、可乐定、利血平、硝苯地平(降压)、泼尼松 (激素)等;
5、稳定性试验:在加速条件下定期检测各项指标的变化;
6、包装材料:塑化剂迁移、重金属溶出等;
跨境电商进口风险检测计划是海关等部门为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而制定的监管措施,旨在对跨境电商进口商品进行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跨境电商进口商品检测原则是:
重点检测:
利用舆情监测技术,每年选取消费者关注度高、质量安全负面舆情多的高风险商品在开展重点抽查、或者专项检测。
检测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海关总署关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出口商品有关监管事宜的公告》等法律法规,海关对跨境电商进口商品实施质量安全风险监测。
检测标准
跨境电商进口消费品风险监测抽取的所有样品按照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以及来源国(地区)相关标准进行检测,原来重点聚焦涉及安全、卫生和环保的项目,今年多了含量检测等项目,无法按照来源国(地区)标准进行检测的,需有明确理由。
不合规处置
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实施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责令相关企业对不合格或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的商品采取风险消减措施,对尚未销售的按货物实施监管,并依法追究相关经营主体责任;对监测发现的质量安全高风险商品发布风险警示并采取相应管控措施。
或者要求平台下架相关不合规商品。
货之家专业提供跨境电商进口物流、报关、保税仓一件代发服务,保税仓库,保税加工,保税物流,退运,销毁,国际进口物流,跨境电商进口报关。跨境电商进口保健品,进口产品,进口商品,进口食品,奶粉进口,红酒进口,进口咖啡,进口护肤品,进口化妆品,可直接咨询手机号/微信:13318730968(李经理),可对接京东、天猫、抖音、拼多多、小红书、淘宝、有赞、微店、微盟、洋葱等热门跨境全球购电商平台一件代发或保税物流调拨转仓。
文章及图片除原创外均精选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意在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