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实施关税,不可避免地对全球包括中美在内的贸易造成负面影响。国家及多个行业协会加大力度推进内外贸一体化,各大电商平台也积极参与外贸企业对接,助力外贸商家开拓国内市场。
头部电商平台火速行动
4月11日以来,京东、阿里巴巴等头部电商平台积极响应政策号召迅速出手,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市场。其中,京东宣布推出出口转内销扶持计划。未来一年内,京东将采购不低于2000亿元出口转内销商品,帮助外贸企业快速开拓国内市场。
“截至4月14日,近3000家企业与京东接洽,寻求出口转内销合作。京东已启动涵盖服装、电子、家电等数百种品类的选品工作,并上线外贸优品专区及出口转内销店铺和商品识别标签。”京东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
阿里巴巴也在积极行动
4月15日,阿里国际站宣布,已发起专项行动。针对商家滞销库存,阿里国际站已对接淘工厂、天猫超市等内销渠道,上线专属报名入口,简化流程、优先审核并专人跟进。同时,平台开启专属流量通道,为拓展新市场的商家提供流量倾斜,帮助其对接更广阔的全球客户。此外,针对受关税影响的订单,阿里国际站将酌情提供豁免措施,并上线美国海关编码维护功能和计税能力,支持商家清关。
“近期平台流量正在向欧洲市场倾斜,我们发现欧洲客户的询价明显增长。针对关税问题,阿里国际站通过应用技术和AI手段,例如利用相关编码,平台能够精准计算关税,解决叠加关税的报价问题。”阿里国际站上的户外一站式庭院综合服务商杭州为家公司总经理熊伟平对记者表示。
4月15日,淘宝天猫启动“外贸精选”专项,推出六大举措助外贸商家“外转内”。淘宝天猫计划面向至少1万家外贸商家、10万款外贸货源,通过“快捷入驻、流量和佣金激励扶持、半托管服务、小二本地化指导、外贸周营销专场、天猫超市直采”六大举措,助力外贸商家快速“外转内”。
了解到,淘宝天猫“外贸精选”专项将为外贸商家简化入驻流程,最快当天完成入驻,隔天实现商品发布。优质外贸商家还将获得流量、佣金激励、AI工具等支持。目前,阿里巴巴集团已成立外贸专项小组,抽调业务骨干集结奔赴10个省(市)的100个外贸产业带一线,现场开展专项对接。
近日,阿里巴巴旗下源头厂货采购平台1688,为出口受阻企业和有外贸转内贸需求的工厂,推出一系列纾困解难举措,具体包括包销库存、提供贷款、推动转型、减免年费、AI免费五个方面。
1688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平台通过包销库存的方式,让商家生意及时脱困,针对库存积压的外贸厂商,提供全托管和帮卖服务,平台减免佣金。此外,外贸厂商还可以跟平台商定库存包销的合作模式。提供贷款,则是为遇到资金困难的外贸厂商提供订单货款提前回款服务,支持线上申请、秒级到账。同时,1688还联合网商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提供专项信用贷款,重点支持受影响最大的服装、纺织及轻工类产品和企业。
4月17日,腾讯推出“外贸新征程助跑计划”,通过开店绿色通道、新商激励、流量扶持、费率优惠等十项措施,为外贸企业拓宽国内外市场搭桥铺路。预计通过小程序、微信小店、数字化线下门店等商业生态,为广大外贸企业新增1000亿元销售规模。
拼多多、美团、东方甄选、华润、苏宁以及盒马、永辉等零售巨头集体出手,帮助外贸企业扩宽内销渠道
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对进口跨境电商有什么影响?
一、对跨境电商进口的影响
1、竞争加剧,价格压力增大:外贸企业通过较强的供应链和规模化生产能力,转内销后可能以更低价格提供高质量产品,挤压跨境进口电商。
2、削弱跨境进口的差异化优势:跨境进口的核心优势在于提供海外独特商品(如奢侈品、保健品)。外贸转内销并推出类似设计或功能的产品,消费者对跨境进口的需求可能降低。
3、倒逼跨境进口升级:跨境进口平台更聚焦于高附加值、不可替代的海外商品(如特定美妆、科技产品),或强化“原装进口”“正品溯源”等信任标签。
二、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对传统电商的电商影响有:
供给端丰富度提升、价格战风险与行业洗牌、渠道模式创新、品牌化竞争加剧
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也会遇到诸多难点需要克服:
如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库存积压的情况会比较多,国内市场更分散,需要从头研究,对国内客户的需求、订单模式不太熟悉,需要重新适应。
货之家专业提供跨境电商进口物流、报关、保税仓一件代发服务,保税仓库,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国际进口物流,跨境电商进口报关。跨境电商进口保健品,进口产品,进口商品,进口食品,奶粉进口,红酒进口,进口咖啡,进口护肤品,进口化妆品,可直接咨询手机号/微信:13318730968(李经理),可对接京东、天猫、抖音、拼多多、小红书、淘宝、有赞、微店、微盟、洋葱等热门跨境全球购电商平台一件代发或保税物流调拨转仓。